广州地化所揭示烃源岩游离与键合态沥青中杂原子化合物的分子组成及演化规律
催化加氢热解(HyPy)技术是一种从地质大分子(如干酪根)中释放键合态化合物的有效方法,与传统热解方法相比,具有热解产物产率高、结构重排和立体化学变化小等优点。
|
||
发布时间:2021-04-20 08:45:23 | ||
化学所在高稳定性n-型光伏材料研究中取得进展
有机光伏具有质轻、柔性和可大面积加工等优点,受益于分子光伏受体材料的发展,其能量转换效率已达到18%。
|
||
发布时间:2021-04-15 09:59:50 | ||
大连化物所等基于在线表界面表征发现储能电极的表面效应
首次准确阐明铝离子电池充电机制,并发现储能电极存在的表面效应。
|
||
发布时间:2021-04-13 09:50:10 | ||
上海硅酸盐所在压电催化研究中取得进展
压电材料具有非中心对称性的结构,在外加机械力的作用下可诱导表面电荷的不对称分布。
|
||
发布时间:2021-04-13 09:48:18 | ||
魅力“缺陷”催化剂促进“完美”锂硫电池的动力学性能
锂硫电池因其理论容量高、能量密度高、低成本,被视为下一代储能系统。
|
||
发布时间:2021-04-09 09:35:03 | ||
研究发现夜间残留层中硝酸盐贡献被高估
夜间化学反应是硝酸盐的主要来源之一,对硝酸盐的贡献在全球可达50%。
|
||
发布时间:2021-04-09 09:31:51 | ||
福建物构所在合成锌空电池空气极电催化剂研究中获进展
近年来,对绿色能源的探索和开发带动了包括锌-空气电池(ZAB)在内的一系列能源转换和储存装置的研究。
|
||
发布时间:2021-04-07 10:56:21 | ||
大连化物所等在三环金属杂螺芳香化合物的芳香性研究中取得进展
螺芳香性最早是用于描述具有跨环超共轭作用的有机螺环化合物,其中作为螺原子的sp3碳原子不参与共轭。
|
||
发布时间:2021-04-07 10:52:12 | ||
大连化物所揭示二维层状钙钛矿中俄歇辅助的层间电子转移新机制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超快时间分辨光谱与动力学研究组研究员金盛烨团队在二维钙钛矿层间电子传输动力学研究方面取得进展,提出并论证了二维层状钙钛矿中俄歇辅助的电子跨有机层传输的新机制。
|
||
发布时间:2021-04-01 08:44:48 | ||
大连化物所等基于在线表界面表征发现储能电极的表面效应
理解二次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等储能过程亟须原位在线表征,目前使用的技术包括X-射线衍射、X-射线吸收谱、透射电镜、核磁共振等都是研究电极和电解质体相信息,而电化学储能中的关键过程发生在电极和电解质的表面和界面区域,因此,发展原位在线电化学表界面表征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
||
发布时间:2021-04-01 08:40:08 |
咨询供应商操作
店铺入驻办理
合同及费用办理
咨询会员操作